欢迎访问开元网页版登录入口!

党建专栏

2024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以学铸魂,主题教育学习感悟(第二期) 沈保华:
作者: 编辑: 来源:党建网管理员 时间:2023-06-27 点击量:21

中共中央办公厅不久前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联系实际是关键,调查研究是基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多次强调“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的风浪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六个如何始终”的现实需要,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重视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蒸蒸日上;而如果忽视调查研究,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造成决策失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纵观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我们党几次号召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无不是因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时刻,党面临着新的时代课题和重大挑战,迫切需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之道。1927年,大革命出现巨大危机,党内对农民运动出现错误的认识,不敢肯定农民运动, 脱离了农民斗争。此时,毛泽东同志到湘潭、衡山、长沙等地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经典社会调查作品。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调查研究的范本,做了很好的工作示范。抗日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巨大压力。1941年,毛泽东同志出版了《农村调查》一书,他特别强调“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这一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和《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自此,调查研究正式成为我们党常态化、制度化的基本工作方法。1961年是我们党历史上有名的“调查研究年、实事求是年”。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深切感受到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在多次听取报告后,他发表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主题讲话并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把握就不要下决心”。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永远的、根本的工作方法”。在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包干到户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改革之路。可以说,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同志的调查研究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深刻了解到国内外具体形势与发展趋势,设立了深圳特区等,推进了浦东的开发开放,进一步坚定了通过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带队奔赴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真心倾听人民心声、用实干履行庄严承诺,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树立了榜样;从调研中发现问题、认识国情、寻求规律,在调研中孕育新设想、谋划新战略、形成新举措,上升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引领和推动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他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他用“五个过程”即:调查研究是一个了解情况的过程,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是一个推动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简明而深刻地概括了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他多次作出指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我们党大兴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要高效地解决问题就必须保证调查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并真正实现调查结果的有效转化,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方针、政策。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研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研的实效、成果的运用,看能否把问题解决好。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既不能省略,也不能马虎。任何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只有深入基层对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听取干部群众心声,努力掌握更多的真实情况、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细致入微地做好调查研究,才能为解决问题、提高工作实效奠定坚实基础,才能确保党的工作决策、指导方针和改革政策符合客观实际。

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出台重要方针政策、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前,都要求有关部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调查研究的方法:“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第二是开调查会……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做好调查研究,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使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越是形势多变、情况复杂,越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对我国当前的社会情况有透彻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才能在瞬息万变中,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准确把握发展规律,进而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正确的决策都在调查研究之后。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入研判、深入调查、科学决策。尤其是面对挑战和困难,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必须练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善于转危为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调查研究说到底,是以调查为前提,以研究为目的,研究始终处于主导的、能动的地位,调查研究的成果往往体现在“研究”上。因而可以说,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主要是练好“研究”之功。只调查不研究或研究不透,就失去了调研的意义。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最终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推动工作更好地开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群众最了解实际情况,最容易发现问题,最有解决问题的经验,也最能够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展示了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民间智慧无穷无尽,也是从改进作风角度强调练好“研究”之功的要求。练好“研究”之功,就要踏踏实实沉下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让他们打开话匣子,反映真实情况,养成倾听民意、科学分析、勇于破解难题的工作作风,这样做决策才能更好地站稳人民立场,把各项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党的执政根基就会坚如磐石。

调查研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是一个时期的突击任务,而是应当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法和态度,只有起点、没有尽头,坚持下去终身受益。我们党员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更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发扬实事求是精神,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工作中运用、在工作中实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忠实地继承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调查研究工作传统,并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坚持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中国化贡献了新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贯穿于其治国理政思想始终,既为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途径,也为推动发展、解决问题、兴党兴国提供了行动指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深学和笃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调查研究观,勤练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不断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