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来源于道德建设的加强与完善,活动的目标是坚持社会主义办 学方向,努力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 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
校风,即全体师生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一所学校的风气。 包括学校领导与机关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是一种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 也是一所学校教育质量与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
教风,是指教师的教学风气,学术氛围。是培养学生,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一个重要因 素。作为一名教师,在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深刻感受到,做好一名受欢迎的教师,第 一要义就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是精神面貌的建设者与传播者,更是学生的榜样。师德是 一名合格教师的道德底线。良好的师德首先就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一种敬畏 心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职业的不变准则。
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不断丰富自身的学识,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和本事, 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不态度粗暴和恶劣的当面训斥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正确梳理好师生关系。注重教学与多媒体的结合,研究创新教法 ,与时俱进。
学风,狭义讲即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表现。教风与学风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教师肩负传道受业解惑,学生则是教师劳动价值的最好体现。
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是人类礼貌继往开来的继承者和传 播者。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现代社会的主人翁,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承担 的社会职责也是很大的。在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这项工作也赋予了更丰 富的内涵。教师工作既有着传统性、继承性,也有其创造性。教师要学习历史沉淀的知识, 但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学生个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教 师更要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和社会的需要。